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
企业面临城镇化发展三重门:国资民资谁是主力
作者:佚名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13/10/12 14:18:27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admin

  城镇化被本届政府称为“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”,其潜力究竟有多大,对于企业来讲意味着什么,各类企业又该如何分享城镇化的“大蛋糕”。在日前举行的“2013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”上,处在新型城镇化实践一线的企业家们,直言对于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困惑和疑虑。

  国资民资谁是主力

  国资、民资在城镇化过程中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,谁才是主力,成为企业家们的争论点。

  中国民(私)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忠明认为,民营企业更符合城镇化可提供就业、可创富的目标,城镇化中大量的产业需要民资来支撑。但国企中国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国却强调,中国的发展经验证明,国有经济是很重要的支撑,只有国企才能与大型跨国公司竞争。

  对此,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表示,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处在平等的位置,无所谓分工和重要性。政府要做的就是打破阻碍民资发展的“玻璃门”,而各类企业在城镇化中扮演什么角色由市场决定。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也表示,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一个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配置资源机会的体系。

  城镇化产品农民买不起

  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碧桂园集团一直擅长在城乡接合部拿地开发,但其副总裁何锦超感叹,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,虽然不少城乡接合部开始开发,农民也拿到了征地补偿款,但“一个三口之家,三亩地的地价补偿也买不来一套商品房”,一些农民即使买得起房子也难以承受城市的物价,导致碧桂园在楼盘周边开发的商业项目,如社区超市等很难经营下去。城镇化产品很多,但“被城镇化”的农民买不起,这成为企业的一大困惑。

  在赵弘看来,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村户口变城镇户口,也不是简单的平房变楼房,最重要的是要让农民成为市民之后,能够养家糊口。老百姓有收入、企业有钱挣、政府有税收,这样的城镇化才是可持续的。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认为,大家将重点都落在人口聚集的相关问题上,产业似乎没有受到重视,而产业支撑恰是城镇化的关键所在。

  企业如何参与公共项目建设

  教育、医疗等公共配套项目的严重不平衡是现有大城市发展的一大弊端,如何在新型城镇化中避免这一问题?有专家提出,让企业更多参与到公共设施建设领域,让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一些社会职能。

  对此,一家民营电子商务企业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:“我们确实想进入公共项目,公共服务设施的招标都设有较高门槛,我们够不够资格是个问题;医疗、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本回收期较长,风险较大,进去后能不能盈利也是必须考虑的。”

  赵弘表示,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方仍应是政府,但由于政府主导下的公共项目呈现不少弊端,未来应加大引入市场机制,适当放低门槛。对于企业担心的盈利问题,政府应在政策、资金上给予企业一定的帮助,让公共项目在市场上更有吸引力。(记者 孙丽朝 贾丛丛)

    (原标题:企业面临城镇化发展“三重门”)

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