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近日四川省政府印发了 《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八条措施》的通知,分析人士认为,此举意味着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将纵深推进。
小城镇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,是区域协调发展得以推进的客观要求,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底部需求。一直以来,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四川工作重点。今年上半年,省政府连续出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和重点工作实施方案,近日又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八条措施》(简称《措施》)的通知,要求要充分发挥信贷和投融资平台作用、多渠道筹集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资金、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、加大小城镇建设用地保障力度、大力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、创新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、加快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大人才保障力度。
那么,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展如何?《措施》执行情况又如何?个案发展情况怎样?近日,《金融投资报》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。
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
根据《措施》,为加快扶持培育一批经济发展快、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,为推进新型城镇化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就地就近吸纳农村人口创造条件,从2013年开始,连续3年,每年启动100个省级试点镇建设,力争通过2-3年努力,使100个试点示范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和优化。据了解,今年首批启动的“百镇建设试点行动”已于上半年全面开启,各试点镇的建设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,一些镇已开始城镇化建设步伐。
此外,发展特色产业成为《措施》中的看点,“要按照宜工则工、宜商则商、宜旅则旅的原则,因地制宜、依托资源、突出重点,发展特色产业。工业镇要坚持“两化”互动,企业向园区集中,加强市政和园区配套设施建设;商贸镇要注重加强商业街、集贸市场和仓储物流建设;旅游镇要注重塑造文化风貌特色,完善提升服务接待能力。通过几年努力,形成一批工业型、旅游型、商贸型特色小城镇,为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创造条件。”
作为百镇试点之一的江安县水清镇,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,有其独到之处。“作为商贸型试点镇,近年来,依托区位优势、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工业经济,培育壮大农业产业,搞活商贸服务业,坚持投资拉动、项目带动,基本形成了"以商贸服务业为主体,以农业产业和工业为两翼"的特色化产业格局。现已发展商贸物流80家,工业企业3家,实现工业产值2.5亿元,规范化畜牧养殖场6家,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00家。”水清镇党委副书记贺勇谈到该镇特色产业如数家珍。据其介绍,该镇建材物流仓储中心已开工建设,拟投资3000万元,占地30亩,建设标准化的建材物流仓储中心,配套现代化智能物流运输系统,专业从事钢材、地砖、洁具、琉璃瓦、防盗门等建材的物流和仓储。项目建设工期8个月,建成后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,年利税200万元以上,解决就业150人。
无独有偶,作为重点试点镇的三台县西平镇亦有其发展规划的优势产业。该镇宣传负责人刘金忠表示,“三农”发展与旅游城镇是该镇发展的重点,西平镇拥有“四大城门”和广东馆、福建馆等四大会馆,以及在海内外都颇具影响力的吴氏宗祠客家文化,在吴氏宗祠内陈列有吴伯雄的亲笔题字与墨宝。此外,西平镇还有三千多平米的清代古民居,具有发展古镇独天得厚的优势。另据了解,该镇还规划还将做大做强房地产、安装业,抓好农产品加工业、种养业,打出西平品牌。